迷惘前的 3 大警訊! 如何與內在渴望重新接軌?

內在探索

6/28/2021

在這個一直想把你改造成別人的世界裡,「做自己」是最偉大的成就。— Ralph Waldo Emerson

在我們的人生經驗中,或多或少都曾有過「好像哪裡不太對」的感受,這樣的感受不見得只發生在人生遭逢變故之時,甚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,它潛藏在看似風光、一帆風順、就各方面來說都很「成功」的日常生活裡。

起初它很細微,細微到你認為這也許只是因為今天路上有點塞車,所以你覺得有些煩躁,或純粹是經期症候群常有的心情不好。後來,這樣的感受越來越明顯,你發現自己每天下班都會有股莫名的失落感,儘管仍然可以看著影集大笑,或是週末和朋友逛街狂歡,但就是好像有什麼東西遺漏了。

於是你開始意識到,自己好像迷失了。

我進入迷惘期的歷程,也和上述相差無幾。總覺得自己很像是在登山的過程中,突遇大霧,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,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,又該走去哪裡。

但現在回頭來看,其實早在與內心完全脫節、深陷迷霧之前,就已經有些警訊提醒我要檢視一下身處的環境,只是當時的我都不予理會,導致最終完全失去方向感。所以,如果你的生活裡曾出現了以下 3 種情況中的任一種,恭喜你!那是你的內心為你敲響的一記警鐘,提醒你該評估自己並適時修正方向了。

迷惘前的三大警訊

警訊 1:你對原先熱愛的工作感到厭煩

在我剛開始經營自媒體的初期,對所有需要學習的事都感到興奮和充滿挑戰,我會帶著愉悅的心情起床,想著:今天該學些什麼呢?這週要寫什麼文章?但這樣的雀躍很快被隨之而來的競爭壓力所取代。

我開始忍不住關注他人的動態、查看別人都做了什麼,腦袋裡思考的不再是「我想寫什麼文章?」,而是「該怎麼做才能比別人更好?」。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較中,萌生出自己是不是不夠好的負面思想,卻沒有適時停止,因為對當時的我來說,「競爭」很正常、「比較」也很正常,「人本來就要經過比較和競爭才會激勵自己成長」的信念在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,我任其滋生增長,完全沒想過也許這樣的方式不適合我。直到消極的念頭開花結果、侵蝕自己的自信心,才驚覺不對勁。

如果你對原先熱愛的工作不再感到興致勃勃、充滿成就感,或是明明肩負的責任不變,卻覺得整體感覺變糟了,這意味著你需要停下來、做出一點改變。

警訊 2:你過度沈迷工作或目標

你有沒有過一種情況:在某些時候,你拼命工作不是因為你有多熱愛,而是因為你害怕落後?當我與內在脫節、不斷與別人比較的時候,這樣的情況就反映在我的行為上。

我擔心事業停滯不前,害怕落於人後,所以不允許自己放鬆和休息,把僅有的休閒時間都拿來經營社群,也將全部的心力都投入於工作,癡迷於研究策略、追求粉絲增長、對許多可能沒這麼想做的事說「YES!」,在滿足他人期待的同時,卻忽略了自己。

當時的我沒有意識到:原來我這麼拼命工作,不是因為我熱衷到甘願為其廢寢忘食,純粹是因為我打從心底對自己感到不自信,我害怕如果不做點什麼(不取悅他人、滿足期待以獲得掌聲,或是不奮發向上、努力突破),我的存在本身就失去價值。

如果你也是一個工作狂,但工作時卻沒有感到躍躍欲試、充滿成就感,反而是倍感焦慮、覺得「非做點什麼不行」,那麼你很可能是被恐懼所驅動,而非順應內在的渴望。

警訊 3:你永無止境地拖延

去年約莫五月的時候,「IG 美感養成計劃」剛告一段落,我向讀者做了一份問卷調查,想開一堂跟「美感品牌」相關的線上課程(如果有人還記得的話 😂)。

起初,我興致勃勃地擬了一份完整的課程大綱,還規劃了一套行銷流程,想在去年底前將這堂課完成。但在執行的過程中,我發現自己常常提不起勁,對這個構想不再感到興奮、甚至想要逃避;我覺得它好像不是我真正想開的課程、想教的東西,我好像只是在做一件自己「應該」要做的事情。於是它被我一延再延、一拖再拖,最終不了了之。

如果你也曾設立某個遠大的目標和計畫,迫切渴望有所改變卻遲遲沒有行動,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失去動力,那麼這項計畫有極大可能不是你追求的東西,它無法和你的內心產生共鳴。

如何與內在真實的渴望重新接軌?

當我們的行進軌跡逐漸脫離內心的指引,我們通常會無意識地採取能快速帶來慰藉的行動,例如:衝動購買、沈迷社群或工作、時不時查看電子郵件⋯⋯,在《人生需要暫停鍵》一書裡,便將這類行為稱為「軟癮」(soft addictions)。

然而,這些看似可以快速見效的解藥和習慣,非但無法彰顯你內在真正的渴望,還會將其掩蓋、讓你接收不到內心的聲音。

person using smartphone
person using smartphone

面對伸手不見五指的迷霧,我們該做的不是盲目地採取更多行動,而是學會為自己的生活按下「暫停」,從迷失的恐懼中抽離,也慢慢等霧散去。

至於要如何實現「有意義的暫停」,你可以這麼做:

#1 屏除干擾

內在的聲音很細微,任何日常的紛擾、噪音和忙碌,都可能將它淹沒。所以實現暫停的第一步,是屏除不必要的干擾,像是手機、他人的催促或命令、讓你產生焦慮感的社群貼文⋯⋯等等,並為自己安排一段空閑的時間,這段時間可長可短,視你的需求和餘裕而定。

有些人可能在辭職之後,想讓自己多點時間喘息,那他也許可以為自己安排三個月的時間;如果你還有工作、家庭要顧,只有週末兩天,甚至一天的時間也行。

#2 設定意圖

思考你想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安排這段時間。

意圖與目標不同,目標是具體、明確可衡量、且有時效性的結果,它比較像是你必須得做的某一件事,例如:一年內學好英文、在兩個月內減輕五公斤、每週寫完一篇文章⋯⋯等等。

但意圖不同,意圖是「你想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一件事」,例如:以愉悅的心情開啟新的一天、練習專注當下而不去擔心未來,或是以真心誠意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、用心聆聽每個人的意見⋯⋯等等,重要的不是你做什麼事,而是你抱持著什麼樣的意圖,即便你在這段時間的安排是「什麼都不做」,但若能抱持著「專心觀察自己有什麼感受」的意圖,也能有所收穫。

這邊和你分享幾個我在暫停期間設定的意圖(但你可以為自己量身打造適合的暫停模式):

  • 意圖:找回放鬆、平靜的感受|嘗試的方法:遠離社群、練習冥想、不做計畫

  • 意圖:感受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價值|嘗試的方法:爬山、閱讀感興趣的書、停止取悅他人

  • 意圖:找回自信|嘗試的方法:練習欣賞自己擁有的特質、透過與他人互動了解自己的優點

如果你想看更多人在「暫停時刻」做了什麼、有了哪些收穫,推薦你可以看《人生需要暫停鍵》這本書!作者在書中分享了自身經驗、其他案例,也更詳細的描述如何規劃你的「暫停時刻」🙂

#3 把心打開

最後,是練習「把心打開」——把這段期間當成一場實驗,抱持著開放的心態,迎接任何可能發生的驚喜和轉變。

走過迷惘初期的歷程,我發現「把心打開」是我在「暫停時刻」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從小到大,我都是一個非常喜歡「計畫」的人,小至讀書計畫、旅遊計畫,大至五年以上的人生規劃,如此熱衷計畫的原因在於我很恐懼「未知」,害怕任何突如其來、意料之外的事件,而做計畫讓我有「掌控人生」的感覺,總覺得與其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腦袋當機、不知道該怎麼處理,不如先預想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和對策。

但偏偏「迷惘」這件事,本身就不會納入計畫內(誰會計畫自己明年要迷惘啦😂),投入「暫停時刻」意味著我將迎接一場未知的冒險,我不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找到出路,就像我不知道迷霧何時會散去。

在這段期間裡,我能做的只有學會放手、用開放的心態迎接過程中的驚喜,同時對自己保持耐心,相信:即便不知道是什麼時候,但迷霧總有一天會散去,而我能夠向內在的聲音靠攏、最終抵達那個比霧更深的地方。

所以,雖然我知道面對未知的過程會非常非常艱難,但我仍想鼓勵你「把心打開」,因為「迷惘」就像生命送給我們的一個禮物,提醒著我們按下「暫停」,讓自己有重新修正方向、從而更貼近理想自我的機會。如同身兼精神科醫生和大屠殺倖存者的 Viktor Frankl 所說:

在刺激和反應之間還有空間存在。在這個空間裡,我們得以展現自我選擇回應方式的力量。而我們的回應所展現的,是我們的成長與自由。

願我們都能穿越層層迷霧,最終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:)

You may also like...
grren oliver tree

每月一封溫暖來信,陪你走過生活起落與創作之旅
你會收到我的:每月回顧、創作花絮、推薦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