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脫框架思考:如何擺脫「我應該」的限制,找回內在聲音?

作為一名內容創作者或個人品牌經營者,你會不會在某些時候,突然感到有點迷惘?當我們每天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建議、趨勢和規範時,常常不自覺地掉進一種「我應該這樣做」的思維:「我應該每天發佈內容」「我應該模仿那些成功的品牌策略」「我應該追隨流行的市場趨勢」

這些建議和方法本身並沒有錯,因為它們都是別人在各自人生裡習得的經驗(包括所有我發佈在這個網站上的文章也是),在合適的時機它能夠幫你一把,讓你更有策略地朝想要的目標邁進;但在某些時候,它同樣也侷限了我們自己,例如:在需要休息的時候擔心還有文章沒寫、在渴望獨處的時候強迫自己社交、在想要轉換形式的時候裹足不前等等。

我們最初選擇經營個人品牌和自媒體,是期許自己可以過上更自由的人生,然而,這些方法和原則並沒有讓我們逃離原先不自由的巢臼,我們只是轉向另一個空間稍微大一點的。就像 Tara Brach 曾說過的故事

有一隻老虎叫莫希妮,原先被關在3公尺x3公尺的籠子長達多年,後來被救出、送往寬敞的新環境。

這個新環境不只佔地幾英畝,還有丘陵、樹木、池塘和大片草皮,然而莫希妮卻依舊躲在某個角落尋求遮蔽,牠在那個角落走來走去,直到原先的草皮逐漸變成一塊3公尺x3公尺範圍的光禿地面,而牠在那裡度過餘生。

Tara Brach 在故事後面補充道:也許,我們一生最大的悲劇是自由就在那裡,但我們卻可能年復一年被困在舊有的模式

所以,我們今天就要來聊聊:為何我們會被「框架」限制?又該如何跳脫框架思考,擺脫「應該」的束縛,找回自己的內在聲音?


為何我們會被「框架」限制?

跳脫框架思考:如何擺脫「我應該」的限制,找回內在聲音?

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我們很容易受到他人成功故事的影響,覺得只有遵循那些所謂的「成功法則」,才能走向我們渴望的結果。然而,當我們一味模仿,無法跳脫框架思考時,就會讓自己陷入一個狹窄的思維模式,忽略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擁有不同的背景、價值觀和目標。

而真正的事實是:無論你多麼努力遵循別人的成功模式,那都不是屬於你的路。

那麼,如何擺脫「我應該」的束縛呢?

你可以透過思考以下 3 個問題,來幫助自己跳脫舊有的思維限制:

1. 是誰說你應該這麼做?

是誰說你應該要做這個、做那個(或不能這樣、不能那樣)?是你生活周遭的家人、朋友、上司,還是網路上的建議?他們是某個領域的權威或意見領袖嗎?你真的必須得按照他們說的做嗎?例如:

  • 你真的應該要有龐大的追蹤數才能獲利嗎?
  • 你真的應該要經營 FB / IG / YT 嗎?
  • 你真的應該要直播、拍影片或經營 Podcast 嗎?
  • 你真的應該要_______嗎?(自行代入)

如果是的話,請跳至第 3 題

2. 是你自己說應該要的嗎?

如果不是別人說的,那是你自己這麼要求的嗎?你告訴自己應該做哪些事?你讓自己做超過負荷的工作量?或是做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?你是因為出於恐懼嗎?你在害怕什麼?

以我自己為例,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很矛盾——我分享很多經營品牌的方法,包括教你如何 step by step 寫出吸睛標題、教你如何增粉、教你要站在觀眾的立場寫出他們想看的文章、教你用各種 APP 做圖⋯⋯

但事實上,我心底對擁有龐大粉絲這件事不太感興趣(我比較重視自己和粉絲是不是有連結)、我對是不是會很多 APP 這件事也不怎麼感興趣(我認為 APP 不是學越多越好,而是能否把特定幾個用到極致),我也不想限制你必須經營什麼樣的主題、文章必須怎麼寫(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和擅長的方式,你選擇你喜歡的就可以了)。

但因為原先給自己的定位,是希望能讓大家在經營個人品牌上走得更順利(同時也害怕調整後會不被喜歡),所以不知不覺就落入既定框架,也才有了前陣子的糾結。

跳脫框架思考 think outside of box

3. 如果不做會怎樣?有哪些打破規則的例子?

💡 應該要有龐大的追蹤數才能獲利嗎?

思考一下,如果這些既定的「應該」不做會怎樣?你真的得全部照做嗎?還是有商量和討價還價的餘地?你會全盤輸掉、失去一些,或根本毫無損失?有沒有哪些已經打破規則的例子?(通常你如果發現已經有人做過了,多少都會心安一點 😉)我在下面先列舉一些:

科技教父 Kevin Kelly 有個著名的《一千個鐵粉》理論,他說:

一個創作者,包括藝術家、音樂家、攝影師、工匠、表演者、動畫師、設計師、影片製作人或作家——換句話說,就是任何藝術創作者,只需贏得一千個鐵粉,就可以靠創作吃飯。

鐵粉的定義在於:你做的東西他們都會買單。他會願意開三百公里的車參加你的演唱會、買你的實體書、買你出的 T-shirt、杯子和帽子,會等不及想看你的下一個作品,還會幫你開拓普通粉絲。

如果你有大概一千個這種超級粉絲,你就有辦法以此為業(如果你是志在為業,不需要賺大錢)。

所以,你真的需要拼命累積幾千、幾萬的粉絲嗎?

💡 應該要追蹤數字和分析成效嗎?

行銷大師 Seth Godin 說他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去在意數字,因此他的網站沒有開放留言、不在意分析,也不熱衷於使用 Twitter 或 Facebook(只用來轉發網站文章),在大家對社群媒體趨之若鶩、害怕跟不上的年代,他只專注於每天寫一篇好文。

我非常喜歡他這篇文章裡提及的概念,他說:

我們喜歡追蹤數字,因為數字可以衡量、易於比較、難於隱藏,而這也是問題所在。
我們追求社群的按讚數、五星級的評論數,卻沒有思考這些事物是否正確?如果我們衡量的事物是錯的,就會得到錯誤結果,那麼即使數字再精確也不重要。
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確定要追蹤的內容,然後花更少的時間去迷戀已經在計算的數字。

💡 想獲得理想工作,就應該按部就班、擁有一定經驗嗎?

除了以上,在生活當中也有一些相關的例子:

在 Sherriel 《跨界生活家》的音頻裡有一集邀請到李威,就有聊到他如何在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的情況下,不用一般投履歷、面試的方式求職,而是改用 Project 的方法成功進入夢想的企業裡工作。

所以,再問一次:你真的「必須」得遵守這些規則、方法和建議嗎?他們是幫助你更往前邁進了,還是反倒侷限了你呢?


跳脫框架思考 Think outside the box

總結:學習規則使你成為專家,但打破規則使你與眾不同

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原則和方法,有些流傳了好幾年、沿用至今,還有非常多人遵循,但它們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,也不見得會幫助你朝自己嚮往的目標邁進。

因此,在自己認同這些方法的情況下學習規則,但在感到不適、糾結、覺得被困住的時候練習反思;讓策略適用於自己,而非強迫自己去迎合策略。

願我們都能在糾結中轉彎,朝夢想的方向前行 🙂

延伸閱讀:資訊氾濫時代,如何慎選適合自己的知識與建議?

You may also like...

我不想要個人品牌,我想要的只是自我實現

我不想要個人品牌,我想要的只是自我實現

一直以來,我都不太喜歡「個人品牌」這個詞,覺得它被過度濫用和強調了,覺得它注重結果的概念有點本末倒置。可是,我還找不到其他可替代的字,用來摘要自媒體、創作、自由工作 […]

我生活的 360 度旋轉

我生活的 360 度旋轉

上禮拜,我向公司正式提出要於四月底離職。離職的念頭約莫於年初生起,當時我所在的新部門已經從草創慢慢步向正軌,一切事務處理都有了 SOP,工作節奏穩定,農曆年前加薪,但我卻感覺自己慢慢沒有生氣 […]

Letters For The Journey

不定期的溫暖來信,陪你走過生活起落與成長之旅,你會收到:

.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