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這篇文章最初是分享在電子報裡,如果你也想收到這樣的信件,歡迎 點這裡 訂閱
Dear ,上週你過得還好嗎?
不知道收到這封信的你,是不是覺得有點意外?其實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,還會在 2024 的最後寫信給你。因為就某個層面來說,上一封信其實就是我對今年自己的告別——好像要真的寫下那些混亂,然後寄出去,才算是真正放下了我今年不斷困擾自己的問題。
但我沒有預料到的是,這一路梳理會像開啟某種連鎖反應,鬆動了我多年以來的信念——在信件寄出後的幾天,開始有一個問題時不時在我腦海中浮現:
興趣和愛好,一定要變成是工作或事業嗎?
如果拿這個問題問過去幾年、甚至幾週之前的我,答案一定是 YES。但在寄出上一封信後,我發現自己不再有一個肯定的答案,卻同時對這個「沒有答案」有一種很放鬆的釋然,就像忽然看懂了這麼多年來,一個信念如何運作在我身上⋯⋯
長久以來,我都覺得「工作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」,如果找不到喜歡的工作,那就要「把興趣愛好變成能夠賺錢的事業」。這樣的想法一路支撐著我踏上自媒體經營和創作之路,也引領我不斷去探索自己喜歡的究竟為何?什麼樣的工作型態才真正適合我?
直到後來,我在「專家或自我」之間掙扎,才發現這個信念尚未被揭露的另一面是:「當熱愛與工作結合,意味著它也會與金錢和責任掛鉤,你也許能平衡得很好、獲得一份夢想工作,但你同時也冒著可能會失去一份熱愛的風險。」
而延續上一封信對「專家或自我」的思考,此刻我更深入問自己的是:
為什麼我會覺得,必須要找到熱愛才能夠享受生活?
這個所謂的「熱愛」定義是什麼?是喜歡到會一直持續去做,同時還要能夠賺錢?還是單純喜歡到會持續就好?如果帶有「持續」這個條件,那麼這個「持續」又需要多久?我如何知道自己會喜歡一件事多久?
答案是:我不知道。所以我才一路尋找。
但或許就是太努力尋找了,才會將「尋找答案」置於生活之前,也為「理想生活」設下許多條件——要時間空間自由,要持續喜歡一件事當作一生追求,要創造一份符合所謂「IKIGAI」、能同時滿足「熱愛、專業、收入、對他人有幫助」的夢想工作。
但誰說「夢想工作」必須只能是滿足所有條件的一種集合呢?又是誰說「持續喜歡的」,只能是「一件事」呢?倘若拿掉那些過於死板和完美主義式的框架,「理想生活」可以是各種元素的總和——你可以有一份用專業謀生的工作、一份單純喜歡的愛好、一顆樂於幫助別人的心;你持續喜歡的也可以不止於一件「事情」,而是一種「行動」,比如喜歡「探索」、喜歡「學習」、或喜歡「互動」本身。
少了那些條條框框,「理想生活」不再只是遙遠的、未來式的追求,而是成為「現在」就觸手可及、能沈浸其中的狀態。-寫到這裡,忽然想起一則在@downyourway 看到的寓言故事:
很久很久以前,在一片荒漠之中,有一位很會彈琴唱歌的老瞎子。
五十年前,老瞎子的師父給了他一帖藥方,告訴他,只要將琴弦一根根地彈斷,直至第一千根,再按藥方抓藥,他就能重見天日。
於是在這五十年間,老瞎子滿懷渴望地攜琴而行,走過無數風雨,直到第一千根琴弦的斷裂。
然而,當他滿心期待地從琴槽中取出那張藥方後,人們卻告訴他,那只是一張空白的紙。
一瞬間,老瞎子覺得世界崩塌,被命運欺弄,失去了所有的方向。
但回望那些年,他又想起他這一路上相遇的歡笑與淚水,老瞎子又忽然覺得,即使未曾見過光明,一生也已不虛此行。
故事的結尾,老瞎子遇見了另一個一心向死的小瞎子,他將那張白紙藥方交給了他。於是,這條路上,多了另一位歌者,唱著歌,迎向未知的遠方。
也許,「找到答案」從來就不是生命的目的。生命的目的或許只是,去經歷、去探索、去尋找、去感受、去看見自己。
祝福 2025 年的我們,即便還沒找到想要的答案,依然能一路向前,一路體驗,一路享受,一路收穫。新年快樂!✨🫶
喜歡這篇內容嗎?
訂閱我的電子報,不定期寄給你一封溫暖來信,偶爾還會有驚喜:)
嘿,謝謝你的加入!
你已經成功訂閱囉,快去信箱收信吧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