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謝謝你來到這裡。如果你願意的話,歡迎搭配下方歌曲一起閱讀 🙂
覺察
一直都覺得時間過很快,只是要真的走進七月尾聲,才驚覺自己已經久未下筆,網站上近期的一篇是六月底的季度報告,在聊怎麼找回經營的動力。
但必須坦白的是,在那之後的整整一個月,這裡再沒更新過一篇文章。
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靈感,事實上,我有一整個靈感庫搜集了幾十篇的文章標題,卻遲遲沒有動靜,因為覺得自己想寫的不只是這樣——不只是分享工具、談怎麼增加訂閱人數、或是教你如何用幾步驟寫出一篇文章。
這樣的資源網路上有很多,尤其近幾年個人品牌與自媒體經營的話題盛行,這類的教學文更是不勝枚舉。如果你觀察過我以往的文章,甚至不難發現我之前的寫作模式其實也有既定的套路——問句式的開頭與帶數字的標題、寫個前言、條列式重點,最後再做個總結。
這樣的策略用在寫作上快速而且有用,不只是對我、對其他人也很有用,有用到許多人都渴望套同樣的模板、下類似的標題,有用到大家都想靠同一套 SOP,打造自己的王國、迎接勝利。
但在寫了近半年後,我開始對這樣的模式感到疲乏。
不只是因為多數的策略都太相似了,好像成功就必須遵循一種既定模式。也因為我還想多寫一點什麼——也許是更有溫度的、更有共鳴的、更貼近人性的,我想記錄「經營個人品牌」這件事帶給我的改變,記錄一場對話、一些故事、或某個情境下深刻的感受和啟發,而不只是談論怎麼寫出受歡迎的文章、快速達到獲利,因為個人品牌於我,從來就不只是為了賺錢,而是學習如何更有意識地認識與經營自己。
糾結與轉折
但即便知道想去的方向了,依舊很難不被既有的框架或標籤所侷限,就如蔡康永說的:
我們渾身上下總有不少小標籤,有些小標籤令你的身姿優雅,有些顯得你霸氣或華麗;有的標籤是用隨便的字跡寫的,也很隨便地拴在你的衣襬上;有的則是刻意而隆重、用黃金打造的小牌子,掛在你的手腕。
而那些別在我身上的「#實用」、「#乾貨」、「#社群行銷」之類的標籤,就像是我花時間鑄造的小金牌,是我在經營初期為自己找的定位、別人賦予我的註解,同時也是這段時間的積累。
我曾經很珍視這些標籤,很開心別人說我的內容是「實用」的,因為那代表有一定價值,但也是因為這些標籤,讓我在突破或轉身的時候,難免有些顧慮——害怕寫「實用」以外的文章沒有人看、害怕被人說「你變了」。
放下很難,所以糾結了好一段時間。後來看到喬喬的一部影片,特別有感觸,她說:
任何標籤,都無法定義我們是誰。我們都害怕標籤這兩個字,總覺得被限制了自己的能耐、侷限了個人發展,但其實標籤不用撕掉,而是要學會擁抱。
標籤不是好也不是壞,只是別人對我們最深的「印象」、「特質」,如果我們能夠有彈性、能夠有智慧、能夠不對立或批判,沒有一個標籤不能被善用。
那當下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。
我原本還猶豫以前的文章是不是應該留著⋯但後來發現不是非得放下或撕掉,我們只是重新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、專注於當下想前往的地方,而原先那些珍視的標籤則是暫時收藏起來、只在合適的時間展示它;它是我們身上偶爾的裝飾點綴,但不該定義我們要去的方向。
想說的話
如果你也是正在迷惘、煩惱定位,同時內心有很多顧慮的人,我想和你分享這段故事的後續——
因爲前陣子消失太久,被讀者私訊關心我是不是怎麼了,於是在 IG 上發了一篇限動聊聊近況、也說說我的內心糾結。結果很意外收到一堆暖到我很感動的私訊,發現自己原先的擔心很大一部分都是多餘的(如果你也是鼓勵過我的其中之一,我真的、真的很感謝,獻上我滿滿的幸福和愛心哈哈)
我想說的是,這世界上當然會有人單純是因為喜歡你展示出來的標籤而追蹤你,但肯定也會有一群人是真心的喜歡「你」這個人,無論你身上掛著什麼標籤、或甚至不掛標籤,他們都一樣樂意給你支持和鼓勵。
所以,不要被任何標籤定義你想去的方向,也不要為了任何人,做你不喜歡的自己。
Don’t chase people. Be yourself, do your own thing, and work hard. The right people – the ones who really belong in your life – will come to you and stay.
不要追逐或迎合他人,做你自己。那些真正屬於你的人,終將會到來並選擇留下。— 威爾史密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