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跨越恐懼和阻礙,踏出改變的第一步?

你曾有過「想做出改變,卻始終躊躇不前」的經驗嗎?也許是你萌生離職的念頭已久,想開展新的事業卻遲遲不敢行動;抑或是你渴望挑戰不同領域的新事物,卻又擔心這樣的嘗試換不到更好的結果——在這樣徘徊不定的猶豫過後,你曾觀察過自己有什麼樣的感受嗎?

對我來說,每一次糾結於「要不要踏出第一步」的過程,都讓我有一種「彷彿打了數場戰爭般」的內在感受,無論最後的結果是「做」或「不做」,我都覺得自己已經筋疲力竭。

那麼,我們究竟是如何讓自己受困於當下情況、在內耗中消磨力氣的?又該如何在面臨類似的恐懼和阻礙時,以更積極主動的方式跨越它呢?在今天的內容裡,我會藉由自身經驗和你分享:阻礙我們前進的 3 種恐懼,以及如何用 3 個步驟擺脫躊躇不前、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!

那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🙂


阻礙我們前進的 3 種恐懼

我生活的 360 度旋轉

在日常生活中,那些迫使我們活得彆扭又糾結、渴望採取行動卻踟躕不前的根源,其實都是內在的恐懼。儘管「恐懼」實屬正常大腦功能的一部分,它能讓我們對周遭環境有所警覺、幫助我們免於危險,但在許多時候,恐懼也會讓我們在不滿現況的同時,仍然選擇將自己困在舒適圈、難以做出改變。

而一般來說,我們常見的恐懼類型、以及它們對我們的影響,大致可以分為以下 3 種:

1. 害怕外界

  • 內在感受:擔心他人眼光與外界批判、害怕讓人失望,常常想著「其他人會怎麼看我?」
  • 外在表現:會依循社會既有的規範和道路;或是不斷尋求各方意見,卻遲遲無法做出決定。

2. 害怕自己

  • 內在感受: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、經驗不足、不夠獨特、會的東西不夠多
  • 外在表現:在上戰場前就先判定自己喪失資格;或是一直在進修與學習,卻始終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。

3. 害怕未知

  • 內在感受:對未來只有粗略想法,還沒有具體藍圖,不知道第一步該怎麼走,同時也害怕結果不如預期
  • 外在表現:一直在做規劃,想知道所有答案了才開始;或是傾向打安全和保守牌,要等到有人嘗試且成功了,才願意踏出第一步。

那麼,該如何跨越阻礙我們的諸多恐懼,讓自己擺脫內耗與猶疑狀態,轉而採取行動、創造想要的改變呢?你可以試試以下步驟。


STEP 1 辨認:是什麼阻礙了你前進?

想要擺脫恐懼對我們的影響、並成功跨越它,我們首要做的,就是先釐清自己究竟在害怕什麼。在不同情況下,我們每一次面對的恐懼類型都可能略有不同,或是同時混合很多種。

比如,對剛開始想經營自媒體的我來說,最大的恐懼就是擔心外界看我的眼光——我不知道身邊的人對我放棄正職、轉而投入自由工作會是什麼樣的看法,「他們會覺得我是草莓族嗎?」、「他們會覺得我不切實際嗎?」諸如此類的猜想由外滲透進體內、進一步地侵蝕我的自信心,再蔓延到我對未來的想像:「我是不是對工作太挑剔了?」、「做喜歡的事真的能夠賺錢嗎?」、「如果失敗了怎麼辦?」——這份混合「擔心外界」、「懷疑自我」又「憂慮未來」的恐懼,成為我當時前進的最大阻礙,讓我陷入低潮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才得以跨越。

而在那之後、對已經踏上旅途的我來說,外界眼光帶給我的恐懼雖已逐漸緩解,但「害怕自己不夠好」、「害怕未知結果」的恐懼依舊如影相隨,我還是會在每一次渴望有所突之時,感覺到它們正拉扯著我的雙腳、阻止我邁步向前。

那麼你呢?正在阻礙你做出改變的是什麼?「它」或「它們」屬於哪一種恐懼?

延伸閱讀:不知道在害怕什麼?用九型人格解析你的內在恐懼

STEP 2 探索:這些擔憂都有其根據嗎?

一旦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恐懼類型後,接下來就需要更深入地探究它,因為有些擔憂和害怕是缺乏根據的,它僅只是恐懼用來嚇唬我們的聲音;但也有一些擔憂有其原因,而我們需要做的,就是進一步思考該如何解決。

1. 害怕外界

延續上述的例子,我發現自己在剛開始經營自媒體時,過度放大了對外界的恐懼——我想像著自己所接觸到的人(比如以前的同學、同事、平常不太見面的親戚、偶爾會遇到的鄰居)會用鄙夷的眼光看我。但事實是,那些現實中和你不怎麼熟的人,對你的近況其實也很少會密切關注(大多只是開個話題、閒聊一下,但沒多久就忘了)。

而對於生活中那些和我關係密切的人(比如每天都會見面的家人、感情緊密的好友和另一半),我仍會難以避免地根據自身對他們的了解、揣測他們對我的想法。

有時候,我會在和對方的談話過程中,發現他可能不太能接受「自由工作」這件事,那我就會選擇不做過多描述;不過也有些時候,我的揣測會和現實有所出入,比如:我以為我的家人對於我辭掉正職會頗有微詞,但事實是,他們真正在乎的就只是我能不能照顧好自己,如果我有辦法透過其他方式(像是兼職、接案)掙得基本開銷,他們便不會因爲擔心我的生計而過度干涉。

於是我發現,那些「擔心外界眼光」的想法與念頭,其實有大部分都是我們的恐懼創造出來的。我們將「對自己的不自信」投射在他人身上,揣測他們會如何看待與批判自己,但實際上,除非我們真的願意敞開心房和他人交流,否則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別人真正的想法是什麼。

2. 害怕自己

如果你的恐懼來自於「擔心自己不夠好」——害怕自己能力不足、經驗不夠、缺乏獨特性,那麼也許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:我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,才會覺得自己已經足夠、有辦法開始了?

許多時候,我們會受「冒牌者症候群」所困擾、始終覺得自己「不夠格」的原因,不是因為我們做不到,而是因為我們還沒辦法承受標籤所帶來的重量。

我們覺得自己沒辦法寫作,是因為我們覺得「寫作」就等同於「作家」,而作家必須要文思泉湧、妙筆生花;我們覺得自己沒辦法畫畫,是因為我們覺得「畫畫」就是「畫家」在做的事,而身為畫家,理應對色彩講究、有過人的藝術天賦。

但如果,你其實不必成為你想像中的「作家」、「畫家」或其他專家呢?如果你就只是,單純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呢?

聊到這裡,我想和你分享《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》中,作者 Paul Jarvis 如何談論自己在做的事:

幾年前,我在不了解如何寫書、自助出版,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⋯⋯烹飪的情況下,寫了一本食譜。我沒有受過正規培訓,我不是廚師,而且我從來沒在任何專業的廚房裡待過。我只是想寫一本好的食譜,同時回答人們有關素食飲食的問題。我不認為自己是作家或廚師,現在也依然不這麼認為。我只是喜歡製作一些東西,只是這東西剛好是一本純素食的食譜。

這種思考方式可以減輕壓力。它消除了圍繞在我所做的事情上制定目標的需求。它也讓成功變得無關緊要,因為我不是一位要出版代表作的廚師,我只是一個熱愛美食,而且想分享一些美味食譜的人。我不可能失敗,因為我很享受整個過程。

一開始,我對於成為一位專業作家(實際上這代表我的寫作能獲得報酬)並沒有想太多。如果想很多的話,我可能就不會開始,因為那是一個可怕的想法,而且脆弱的程度可能是我還不能欣然接受的程度。如果我的書失敗了怎麼辦?如果人們說我的部落格文章全是錯的怎麼辦?我夠優秀到能成為一位真正的作家嗎?我敢肯定,我無法承受那張標籤的重量。所以,我只是寫寫而已,沒想那麼多。

如果我創作時只活在當下,不擔心發布到大眾面前會發生什麼事,那麼我要注意的就只是確保這個作品符合我的價值觀;如果我的價值觀是做好事與幫助人們,那麼食譜書裡有很多美味的食物,它可以幫助想學習素食食譜的任何人。

我們從來就不是因為先領了證書、或等待別人賦予我們頭銜,才成為一個會寫作、畫畫、攝影、或給予他人建議和指引的人;我們之所以會成為那樣的人、並獲得相對應的標籤,是因為我們先重複做了這些事。

而倘若,我們一直沒辦法承擔標籤所帶來的重量,那麼我們其實也可以選擇放下它——選擇不為自己貼標籤,但繼續投入自己想做的事,因為「做喜歡的事」從來就不需要別人的允許,也沒有「夠不夠格」的問題。

休耕日記:在歇息中看見自己的匱乏和恐懼

3. 害怕未知

在你躊躇不定的每個當下,你有觀察到自己花了多少時間,在擔憂得不到答案的未來嗎?

在每一次想投入全新領域或挑戰的過程中,往往會引發我們最深切的焦慮和恐懼。我們可能會預想最壞情況,試圖為前方諸多的不確定性做足準備;我們也可能事先假想失敗的場景,擔心自己沒有重新來過的餘地;抑或者,我們會在腦中來回揣測讀者的想法,卻始終無法下定決心,因為我們害怕自己所做的決定,沒辦法帶來更好與更棒的結果,同時,我們也擔憂他人不喜歡新的轉變與調整。

但,待在原地不斷躊躇真的比較安全嗎?放棄眼前可能迎來轉變的契機、直接固守現況,難道不是另一種宣告投降的方式嗎?

事實上,無論我們在心裡上演多少齣內在小劇場、在腦中排練過多少次他人的評價與台詞、規劃了多少看似完美的具體計畫,都沒辦法確定未來會如何發生,因為只有我們真的行動了,才能讓結果顯現,也只有我們真的執行了,才能讓計劃得以被驗證——那麼,何不捨去揣測答案的過程,盡快做出行動再適時調整呢?

STEP 3 喚醒:那個「更勇敢的我」會怎麼做?

重回正職,如何改變我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?

再深入探討自身的恐懼後,我們最後需要做的,就是跨越它。

對我來說,面對恐懼的方法不是試圖「停止」它帶來的感受——我們沒辦法要求自己「不要害怕」,因為恐懼生來就是我們的一部分,只要我們還活著的那一天,它就會一直陪伴我們,直至死亡。

然而,儘管我們無法終結恐懼,卻可以選擇不要讓自己受恐懼所影響,同時也有能力從它身上拿回力量。當你發現自己又因為恐懼而在原地躊躇時,你可以思考以下問題,來幫助自己拿回主導權:

  • 動機:你為什麼想做出改變?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,未來的你會是什麼樣子?你會後悔自己當初(現在)沒有做出行動嗎?
  • 願景:你渴望的那個願景是什麼樣子?那個更好的、理想的、讓人憧憬的未來,為你帶來哪些感受?
  • 身分:現在,如果你是未來那個全新的你——更理想也更勇敢的你,會怎麼做呢?

當你不再將注意力放在恐懼上,不再想著「可是⋯⋯」,而是轉而問問自己上述的問題——轉而聚焦在「你想成為的自己」、以及「你想創造的改變」上,恐懼就沒辦法繼續吸取和掠奪你的能量;相反地,你會從自己的願景和嚮往之中,找回改變的力量。因為你知道,前方有更美好的願景在等你,同時你也知道,唯有跨越眼前的恐懼並採取行動了,才能夠抵達想去的遠方。


勇敢,是一種選擇

在上述的內容中我曾提到,直到現在,恐懼仍然會在每一處我想轉彎的路口、每一個我想做出改變的時候,都如影隨形、牢牢且用力地抓住我;而我也知道,在今後的每一天,它都還是會不時探出頭、提醒我它正相伴左右。

當我每一次因為未知而感到害怕、覺得自己被恐懼籠罩的時候,我都會想起 Brene Brown 在《召喚勇氣》裡提到的親身經歷——她分享自己在一次 TED 演講上選擇跳脫舒適圈、展現自身的脆弱後,卻因此招來許多惡意批評和冷嘲熱諷的過程,這是過往一直行事低調的她,至始至終都始料未及的。

然而,就在她想逃避這一切時,偶然讀到了老羅斯福的名言,幫助她克服外界批判與自我懷疑、重新站上講台。老羅斯福說:「榮耀屬於真正上競技場的人,他的臉上沾滿泥土與汗水,鮮血淋漓,但仍英勇奮戰,犯著錯、失敗一遍又一遍,因為所有奮戰必伴隨犯錯與不足。」

在我們試圖採取行動、做出改變的同時,時常、也必然會迎來恐懼的撲襲與拉扯,但每一次,我們其實都有兩種選擇:選擇屈服於恐懼、放棄改變的機會,抑或選擇勇敢、採取行動,讓每一次阻礙都成為積累能力的鋪墊——那麼這一次,你想選擇哪個呢?

祝福我們在每一次受到阻礙時,都願意選擇勇敢、為自己而戰,同時也能夠時時提醒自己:

我並不總是充滿自信,但沒關係,只要直面恐懼並採取行動,就能夠持續前進 🙂

想看更多和情緒管理心態調整相關的內容嗎?歡迎閱讀:
▪️ 拖延症總是讓你無法行動?3 個常見心理原因
▪️ 焦慮時如何讓自己慢下來,重拾內在平靜?
▪️ 自我懷疑怎麼辦? 3 步驟擺脫你的負面情緒

You may also like...

我不想要個人品牌,我想要的只是自我實現

我不想要個人品牌,我想要的只是自我實現

一直以來,我都不太喜歡「個人品牌」這個詞,覺得它被過度濫用和強調了,覺得它注重結果的概念有點本末倒置。可是,我還找不到其他可替代的字,用來摘要自媒體、創作、自由工作 […]

我生活的 360 度旋轉

我生活的 360 度旋轉

上禮拜,我向公司正式提出要於四月底離職。離職的念頭約莫於年初生起,當時我所在的新部門已經從草創慢慢步向正軌,一切事務處理都有了 SOP,工作節奏穩定,農曆年前加薪,但我卻感覺自己慢慢沒有生氣 […]

Letters For The Journey

不定期的溫暖來信,陪你走過生活起落與成長之旅,你會收到:

.
返回頂端